
有机,可持续生活之美

【云南站小结3】在困鹿山与洱海之间:叩问有机农业的未来

我们攀登过许多山,不少时候仅仅是为了攀登而攀登,正如那句 “因为山在那”。可困鹿山却截然不同。当你踏上这座山,仿佛能听见清朝贡茶的悠悠回响,能听见藏在树皮里的古老故事,还有茶树王的低声呢喃。



作为曾经的贡茶产地,困鹿山静静见证着岁月变迁,它承载的不仅是山本身的厚重,更有历史的深沉。在这里,古树茶、包树、茶树王,绝非宣传册上的噱头,每一片叶子都散发着历史的独特韵味,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连接当下与历史的桥梁,诉说着讲不完的故事。


从困鹿山下来,我们抵达大理洱海边的和光生态农场。这里,30位热爱并投身有机产业的伙伴围坐在一起,热烈探讨着有机产业与未来生活。有人将有机农业视作一场修行,也有人把它看作商业困局。大理的山水和土地,有着独特的治愈力量,清新的空气、肥沃的土壤,让人心生逃离现实纷扰的念头。但我们并非来此度假,怀揣着理想与梦想的我们,很快就面临着现实的难题。在这片土地上,热爱与商业的冲突日益凸显,中国有机农业商业化程度尚浅,使得 “有机” 理念难以深入扎根。我们不禁思考,有机生活究竟能否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,还是最终沦为商业幻梦?

这不仅是大理有机农业迈向更大市场所面临的困境,更是我们此番讨论的核心。我们试图通过交流,推动一个更为宏大的梦想,让更多人看到这片土地的潜力,理解我们对土地和生态的思考。在商业化浪潮席卷的当下,真正能承载理想的地方少之又少。或许,有机产业的未来,不在于铺天盖地的高端广告,而在于像大理这样宁静的地方,如何在商业浪潮中坚守纯粹,让 “有机” 信念在每一片土地上落地。



无论是困鹿山的古树茶,还是大理洱海的生态农场,它们都不仅代表着土地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淀,更引发了一场关于理想、商业和未来生活的深刻对话。无论前行的道路是上山还是下海,我们都应明晰方向,探索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OFA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平台,它更是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化、市场化的核心所在。在这里,每一位有机农业的参与者,都有机会通过商业化手段突破传统农业模式的束缚,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通道,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。
参会参展,请联系:
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 孔浩源 Harry
邮箱:hkong@ifoamasia.org
电话(同微信):+86 15835471212
媒体合作,请联系:
杜塞尔多夫展览(上海)有限公司 王岳 Max
邮箱:max.wang@mds.cn
电话(同微信):+86 18101377978
